2016VIS | 用“中西融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编辑/新学说 刘丽茹
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
演讲题目
以下是卢校长在2016VIS大会上的演讲实录。
【卢慧文】:各位同事、各位专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这个平台跟大家做分享。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用“中西融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中西融合”的概念经历了一段认知的过程
中西融合是我们协和教育集团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理念,在我们的集团当中,每一年都会对自己在这方面的办学进行很深入的探讨。我觉得在十几年前我们开的一次中外校长会上讲到“中西融合”,有一个新来的外国校长问,什么是“中西融合”。
如果拿水果举例子,我们是在一个果盆里面既放苹果,又放橘子,让大家选自己爱吃苹果还是橘子;还是做一个水果色拉,把苹果和橘子都切碎,你舀一勺到嘴巴里面,有时候舀到苹果,有时候舀到橘子。还是说,做一个混合的果汁,把苹果和橘子混合放在一起,喝的时候既不是苹果,也不是橘子,但是到身体里面之后,给予你苹果的营养和橘子的营养。
我之所以在十几年后还记得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我们当时谁都没有答案,我们不知道怎么把两个不同的水果放一起,怎么去做融合,所以,对于中西融合的概念,还处在一个认知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当时不知道是要一个水果篮,还是水果色拉,还是果汁,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不要什么。我们不要的就是对对方还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的时候,就尝试着去进行所谓的融合,我们认为那样做是不对的。所以,我们中西融合的概念经历了一个自己认知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经历了
从文化共存到共生、到融合三个阶段
当时我们的国际课程部和国内课程部会做一些非常表层的合作,比如说一起开办运动会,一起组织科技节,一起参加升旗仪式。这样的学生联合活动是可以做的。在我们的合作过程当中,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把上海的课程标准文本翻译成英文给老外看,他们觉得这个文本本身跟我们的理念没有任何的不同,是可以实际操作的。但是我们一起合作的时候,如果我们是要讲学校的课程,简单的一个课程的概念,“课程”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单词对应——“Curriculum”,所以我们是不会翻译错的。但是,你翻译过来就会发现,对话无法产生。我们中方校长讲到“课程”的时候,他讲的是教育局有规定,新开一个课程,然后采用什么教材、有多少课时、由哪个老师教授、教完之后考试。但是,如果做这样的翻译,对方是听不懂的,他会觉得如果我们讲课程:
首先应该是源于学生的需求——学生有什么样的需求,所以我们要新开一门课程来满足他们的需求,然后再思考形成这个课程需要哪些资源。当然可以有教材,但是教材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更广泛、更多元的资源需要去利用。
第三点要考虑的是,我们要进行怎样的评估。评估不仅是考试,而是通过评估发现这门课程开设当中有哪些优势、哪些弱势,如何改进等等。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第一阶段。有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鸡鸭同笼,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融洽的去相处,不要争执,就已经很好了。
我们进入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活动,从一些具体的工作上来讲,有一些联合的教研活动,比如,我们开设一些姐妹班,在这个课程部找到一个班级,和另外一个课程部,在同年级当中进行共同的探究活动和合班上课,多进行这样的合作。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但是因为我们互相学习了,我们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记得当时有一个物理意义上的改变,就是我们那些物理的国际班门口挂了行为规范的每周评比栏,这就是他们从国内课程部学去的,他们认为评比栏可以比较好的管理学生的行为。另外,我还发现,我们国内课程班的课桌椅摆放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原来是排排坐的秧田式,现在是团团做的小组式。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深度的学习和合作,也让我们的冲突产生了。
我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位新来的外方校长,美国人,在来到学校大概两个礼拜的时候,他跟我说他是一个基督徒,原来一天祈祷一次,来到我们学校之后一天祈祷六次。我问他,为什么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宗教信仰更加强烈了。他在纸上写了他每天祈祷的时间,是每天七节课当中的六次下课的时间。他说,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里,学校的走廊、厕所、楼梯都是空的,不利用的,但是一天有六次,上千名学生同时从教室里涌出来,排队喝水、上厕所、走楼梯,险象环生。他说,这个时候他只能祈祷上帝的保佑。
而当时我们还认为是课表的问题,我们当时告诉他说因为我们的学生上课时间不能出来。他说,如果是因为安全问题,那可以在走廊安排巡视的老师看着学生。我们说不对,如果学生出来上厕所,那他就听不到老师的讲解了,可能因此而错过难点。他说不会吧,一节课有四十分钟,老师整班授课用十五分钟差不多了,剩下的二十五分钟可以让孩子轮流出来,这样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危险了。我说十五分钟的讲解怎么能够,我们四十分钟都不够用。
这样讨论下去,你就会发现看似是一个课表问题,或者是校园的走廊、厕所管理问题,但是深层次反应出来的,还是课程与教学方面的深层次的差异和互相的学习。差不多十年之后,我们才能够走到文化融合,共同打造课程,共同管理学校,尤其是重视我们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意识的规则等等。这个我等一下会稍微详细一点展开。
但是我想说明的是,所谓的文化融合,不是凭一个概念,或者是对对方一知半解的了解就可以做到的,必定会经过一些过程。
我们也是在实践当中逐步去完善自己的想法,从生硬的尝试区分定义——“中西融合”,“中”是什么,“西”是什么,“中”当中选什么和“西”当中选什么来进行融合,才能变成我们更优化的方式?我们曾经列过九条,后来又不断的增加。
用一个表格来体现,表格左边是中方老师要向西方老师学习的,表格右边是西方老师要向中方老师学习的。
我们在实践中看到大家有不同的优势,我们中方老师更善于进行整班管理,整班教学的效率非常高,这是西方老师想学习的。
西方老师更加善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我们中方老师要去学习的。甚至细小到中方老师在课堂当中比较擅长用竞争策略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比如说,学生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一个房间里有二十个小孩,七八岁的小男孩脑袋上还冒着烟。这时候外方老师进来了说,请你把书拿出来,坐好,我们要上课了。往往再过七八分钟都不一定能正式上课。但是你看中方老师进来,什么都不说,白板上有一些不同颜色的词块,他把红色挪一格,这边安静下来了,再把绿色挪一格,那边又安静下来了。这时候蓝色小组和紫色小组的同学自己就主动坐好了,不说话。一分钟不到,整个教室安静下来了,老师就开始上课。中方老师是在用竞争策略比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动力。
我们发现,西方老师可以用一种更好的合作型的策略来帮助孩子们互相学习。我们当时列出来好多条,但是现在都已经废除了,我们通过制定通行的一个教育教学规则来体现协和自己的标准。作为协和的老师,无论你来自东方还是西方,我们都共同遵循我们认为对现在的学生更好的教育方法。
我刚才讲到的是,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既有竞争性学习策略,也有合作性学习策略;既有非常高效的整班教学,也应该有互动的小组讨论;既要有一本教材作为我们主要的课程标准,还要广泛的吸纳其他的教学资源。一旦成为我们协和自己的文化之后,它本身就是融汇中西的,就不会再成为原来生搬硬套的一个定义。
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中西融合”不是拿来主义,更没有既定模式,而是博采众长之后很有自信的一种方式。
教学实践探索
现在分享一下我们在教学方面进行的一些实践探索。
我们的探索也是走过一些弯路的;比如说我们当时认为,只有给国际学校外籍教师,只有引进教材才是国际化的探索。
我想起来有一件事情还蛮尴尬的,我们学校每个月有半天时间是要带孩子去博物馆学习的,这在国外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四五年前,我们在上海美术馆进行现场教学的时候遇到了上海电视台的记者,还上了当天晚上城市新闻的头条。当时老外就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新闻可以上上海这种国际化大都市的头条,难道是一件很少见的事情吗?我很尴尬的回答是很少见的事情,至少上海电视台的记者就没有看到过。这其实说明,这样的探索、这些做法并不是国际教学专用的做法。
我们也走了一些弯路;我们进行课程整合的时候,认为理科比文科更容易进行融合探索,觉得人文学科不容易融合。我们曾经做过人文学科的联合备课,我记得我们的老师拿来这么薄的一本初中历史教材,两本就把中国的上下五千年全讲完了,明朝和清朝是合在一起的,只有一章,所以只能讲最有标志性的,划重点。
反观看国外的历史教材,他们才几百年历史,但是外方老师拿来这么厚的教材来进行联合教研活动,一个南北战争就讲了厚厚一叠,因为他要讲清楚战争产生的原因、战争中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尤其是这样一场战争对美国后续的社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好莱坞等等全部都要讲。而且这几十年要讲上一个学期。我们觉得文科没有办法进行联合教研,理科总可以吧,所以当时想到从物理开始。
物理就是这样的一些事件——液态、气态、固态,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全世界人民都学习了,应该可以融合教学,没想到也不行。我们最棒的中学老师,非常受孩子欢迎。他有一个杀手锏,可以在一张A3大小的纸中,把本学期所有的知识要点以及相关的题型,用柱状图或者枝桠图的方式表现出来,你只要把这一页纸里面的知识点全都复习完了,那么老师给你的各种题型你都能够举一反三。家长也很欢迎这样的老师。
我们国外的物理老师,应该是一名爱尔兰老师,他列出了在这两年当中孩子们要掌握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内容只作为载体。比如说,我要了解一个开始实验的测量方法,那么摩擦力可以学这个方法,如果发现孩子们这方面还是不大行,下面学光和电的时候仍然采用这个方法,所以内容只是载体。所以,在中外方物理老师划出来的重点内容当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点来进行所谓的联合教研。
在走过这样的一些弯路之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不解决理念问题和目标问题,连体育课都融合不了。在初中,我们的体育课是列入中考项目的,所以经常会看到一点都不喜欢篮球的孩子,却可以做非常标准的三步上篮。但这又有什么用呢?你连篮球的规则都不知道,连NBA、CBA都不看,打个篮球赛都没有兴趣,三步上篮做的标准只是因为中考一分都不能差。所以说,如果没有解决理念问题、目标问题、动力问题,是连体育课也融合不了的,这都是我们走过的一些弯路。
课程与教学优化融合
后来,我们在自己的实践探索当中做了一些小步的探索来进行课程的优化,我们现在自己的课程框架大概就是核心课程、素养课程和个性化课程。
核心课程培养的主要是中国的学生,主要是以原来的中国体系为主,即母语、人文、价值观教育和数学这四个领域。
素养课程主要是外语课程、科技课程、艺体课程,还有跨学科探究的一些课程,主要是借鉴中西融合,或者更多的借用国际化教学的一个元素来进行探索的。
外围的课程叫个性化课程,是基于社会资源以及学生诉求整理出来的,比如说,一些社会名家的课程,游学的课程,包括博物馆课程等等,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这样的课程方式。
我还是以博物馆课程来做说明。博物馆课程一开始也是一个噱头,是一项比较轻松愉快的外出活动。孩子们只要离开学校都很高兴,所以当时是一种兴高采烈的博物馆学习。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不是我们做课程优化所需要的,现在的博物馆课程已经发展到和所有的主学科课程深度对接的程度。
比如说,我们初中三年,每个月要出去半天,一年有二十四个半天,都是跟我们的主学科深度对接。
比如说,语文课上到一定的程度就去鲁迅博物馆,物理课上到一定的程度就去信息博物馆,历史课上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去上海历史博物馆,包括体育课上到一定的程度要去武术博物馆,然后进一步拓展。
今年,他们把博物馆做到了卢浮宫,跟我们法国的姐妹学校一起在卢浮宫里面针对历史和艺术进行为期两天整的博物馆课程。当课程走向学科建设,并进一步结构化,它所对应的活动就成了老师的日常工作。本来老师们觉得自己教学都忙不过来,还要去博物馆教学。
现在他们觉得,博物馆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延伸老师的教学。当这样的时候到来的时候,你才能说我的博物馆课程能够叫做个性化课程了。
DT课最早就是我们的劳记课,在国内是不受重视的,但是我们尤其重视DT课,因为它能够串连我们综合理科的跨学科要点。原来我们的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都是分散的,但是我们用DT课把它们串连了起来,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探究。我们七年级的孩子上个礼拜刚刚完成了一个鸟笼的设计,他不只是拿木头去拼装,还结合了生物学中讲到的鸟的饮食习惯和力学中讲到的要怎么搭才能稳定,甚至要装LED灯泡,做一些伪装,于是就跨了学科。所以我们发现,DT课是非常好的课程载体,能够把我们本来就要学习的知识做一个很好的串连。
一开始做双语融合的时候,我们也纠结是不是把我们的数学术语做成双语的,然后让中国老师一边讲外语一边给孩子上课。反复纠结之后我们发现,无论是老外用英文教还是我们老师自己教,其实都可以学到中国数学的一些特长。比如说非常明显的就是,我们的小步走、小转弯,层层递进,多种变式,给所有人设定高标准、高要求。我们起步比较低,然后一题一题,慢慢的带着所有人,等到结束的时候,我们已经会做很难的题,孩子们并不觉得非常痛苦。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特点,对小学高年级、初中低年级特别有效。
在我们所看到的国际课程中,异分母加减乘除法要学很久,你问四分之五除以三分之二等于几,连老师也不一定清楚答案,但是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要通分母,因为这在我们的课程中是人人过关的技能。所以,学科里某种方式中的优势,跟它的教学并不相关,现在哪怕是外籍教师教的外籍孩子,他也要学习中国数学教学方法中一些好的领域。
最后讲一下跨文化综合主题课程中的中国文化皈依。我们通常认为跨学科的综合主题探究课程是外国的东西、西方的东西,因为我们中国是分科的,国外的教育是跨学科探究的,所以讲到探究课,无论是PYP当中的UOI教学还是IPC当中的这些概念,我自己合作的对象总是外国老师,我们用的教学语言通常是英文,中文好像是辅助语言。
但是大家想想,让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用第二语言进行探究,深度和宽度都不太合适,而且有一些材料也不是非常适合我们的国情。
比如说,垃圾分类回收是很常见的综合主题探究,但是因为跟我们国内的国情不符合,所以小孩子学到这些东西之后,回去看到我们的垃圾车来来回回还是一桶一桶的垃圾倒进去,他没有太大的感知。于是就变成了为探究而探究,大家都知道要收集材料,要形成观点,要互相讨论,这个路数他是会的,但是深度和广度不够。
当我们的老师经历一段时间实践之后,我们就想母语探究的可能性到底怎样,它的中国文化的出发点和文化皈依到底能不能建立。比如说,现在在协和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课程,像我们三年级的孩子上个礼拜刚刚完成了对竹君子进行的探究,其实是一样的,可以退避它的生物性,它的生长情况,研究它是怎样做成丝竹之乐,怎样成为我们国宝熊猫的食品,怎样成为乐器,怎样成为生活工具,这都是跨学科的探究。但是更重要的是,这其中还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中国文化精神在里面,这是你挖掘别的东西,探究恐龙、探究垃圾回收都没有的一个文化的根源。
探究完竹子之后,我们还可以探究瓷器、中国的桥,形形色色的石头等等,包括他们研究竹子在国内的分布,顺便学习了中国地理学。如果老是研究外国的东西,一来,我觉得从语言上达不到深度和广度,二来,自己作为设计者也总会觉得是一个遗憾和欠缺。
当然,因为我们的老师在原来的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很多教育是单学科的,所以这个事情做起来有点困难。好在我们通过跟外国同行的学习,通过自己这么多年的实践,慢慢的能够找到自己的方法了,因此也有一个更好的载体。
刚才我们讲到了课程和教学上的一些融合,我们知道,你不是一个纯的国内学校,但是你也不是外国学校,一所学校要做到中西融合,不仅仅是课程和教学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整体的概念。
拿管理文化的同步演进来说,举三个例子:教师会议怎么开,专业发展日怎么做,中外教的语言课。
每个礼拜五我们都会有所谓的全教会时间,如果每次都是校长占据了话语权,老师在下面听,而校长恰恰讲的是要老师一定在课程里面跟学生进行互动性教学,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有用吗?我们中国有时候做太多知行不合一的事情,难怪有的老师在下面要打瞌睡,这不是他想要的方式。更何况现在也早就不是信息和知识垄断的时期了,没有什么上级文件需要校长去开会,去在上面解读,所有的文件上午出台 ,下午全国人民就都知道了,微信一下子就出来了,各种分析比校长讲得全面多了。
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学校全体教师会议一学期最多一到两次,开学的时候介绍新员工和今年的整体情况,结束的时候庆祝成绩,大家做一些安排。剩下的每个礼拜的专业发展时间,交由专业的小组来做,有时候是学部做,因为毕竟有时候有一些常务校里的事情要去做,更多的时间是他们的专业发展。而且每个月的第四个礼拜五下午都是安排好的,什么事都不要去影响他们。这是工会俱乐部,瑜伽、羽毛球、长跑,欢乐得很。
我们跨校区有六百多名员工,学校每个学期都有一天时间是学生不来学校,只有老师来的。之前会有两个表格,一个表问你想要在什么领域提升,一个表问什么领域是你比较擅长,并且愿意分享给同伴的。每个人填了表之后,进行互相的比对。会场也是这样的,去年校长提了一个主题,没多少人要听,所以他们就分了一个很小的会议室。而有一位老师讲的是电影制作对教学的影响,有两百名老师报名去听,所以分到了一个大礼堂,我想这就是一种文化。
以前我们学校给中外老师提供免费的语言课,外教来了学中文,中教来了学外文,后来觉得效果不好,就改成让他们固定一个时间结伴去超市买东西,或者联合干一些别的事情。这样的方式多了之后,你的课堂也会改变的。
现在国际教育比较热,有不少资本在追逐这样的项目,是不是有校舍资源、有钱就可以办高收费的国际学校?
我个人对此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因为我认为,如果你所在的社区没有这样的氛围和需求,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没有这种气质和胸怀,那么你想要把自己的学校做成中西融合,是不可能的。
不是所有的群体都可以开展融合教育的,融合教育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加入来实现的。
今天就先到这里,我们可以在会后继续沟通和交流,谢谢。
2016VIS大会
相关阅读
2016 VIS | 佳莲教育总裁李周:College Planning 大学升学规划
2016 VIS |平和双语学校李勇翱:建设与设备——二十年的得与失
2016VIS大会丨C&B Trend Sharing for International School Industry
2016 VIS | 北京哈罗英国学校人力总监李宁:变革中的国际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2016 VIS | 爱丁堡公爵国际奖基金会亚太地区经理Rob Oliphant:学生如何获得课外活动的国际认证?